在台灣有兩個圖書館調查系統,一個是國家圖書館全國圖書館調查統計系統,一個是公共圖書館統計系統,但兩個系統都有缺陷,國圖的統計彙整資料雖然名義上有95到103年可供選擇,但實際上卻只有101年的資料,但查詢數據是不能使用,因為在網站上有說明請注意:系統升級規劃中,請暫停使用統計彙總功能,造成不便,敬請見諒。其他有效資料只有其他各類型圖書館和圖書館數並有圖書館名錄連結到圖書館的網站,但還是不完整如果同是台北市圖的各分館,在統計資料分開,但點擊圖書館連結卻是相同圖書館,如果可以連結總館、分館相信會方便一點。國家圖書館還有附錄統計名詞解釋,說明預計會調查的問卷中,各個統計名詞的意義,我覺得有些是從圖書館法中直接解釋,有些是中國編目規則中的定義,所以有些地方會有矛盾,比如說報紙其實也算在連續性出版中,多媒體資料如果不指定數位形式呈現,就和視聽資料一樣了,那是否還需要分那麼細微呢?
公共圖書館統計系統也同樣有許多問題,比如說2014年的資料中有一欄為志工人數,但是如果一個圖書館只有5個志工,但志工時數卻到達一星期50小時,另一個圖書館有10個志工,但志工時數卻只有20個小時,從人數豈不是看不出來哪一個擁有較多人力嗎?全年電子書的借閱人次比借閱冊數多,數字也有點奇怪,每人擁有的公共圖書館面積除去2008年是平穩增長,但2008年卻是最高值,如果那一年最高,隔年是否有圖書館關閉還是人口大幅度增加?現狀調查結果分析中是否有建照執照中的其他說明了什麼?是不好意思說沒建照和執照,還是建築物是租地不清楚到底有沒有建照或執照嗎?
最重要的不是統計資料所顯現的結果,而是看見統計資料發現圖書館不足要如何改善,如果調查後資料就放著不管那調查就沒有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